众声与独白——第二届刀锋图书奖获奖作品推介

时间:2023-05-15     来源:图书馆     阅读0
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

2023/05/14
众声
独白










刀锋图书奖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发起,旨在评选国内外年度优秀图书、作者及出版品牌,发现时代的文化刀锋,奖项涵盖历史、社科、文学、艺术和科普领域。




图片


首届刀锋图书奖于2021年12月在成都举行,第二届刀锋图书奖于2023年4月在杭州举行。坚持个体视角与人文关怀是刀锋图书奖的底色。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的主题是“众声与独白”,在时代巨浪的轰鸣下,捕捉到个体的、集体的、近处的、远方的声音,在众声中,听见独白。在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的年度榜单里,我们能窥见世界的参差、时代的潮流涨落以及对个体和群体的深沉关切。

图片


新周刊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奖杯


12部作品获得“2022年度刀锋好书”,包括《翦商》《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始于极限》《捉住那只发情的猫》《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陶庵回想录》《中国大猫》《制造消费者》《浪的景观》《浪游记》《亲爱的蜂蜜》和《毫无意义的工作》。



图片



01
《翦商》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4000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3000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1000余年。 作者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图片

02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学者余斌历时10年,用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我有意无意间充当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图片

03
《始于极限》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记录。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现在,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35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图片



04
《捉住那只发情的猫》



本书收录12篇极具风格质感的中短篇小说,它们如高度浓缩的矿物晶体,多切面呈现原生态沸腾的市井生活,铸刻一个个极度真实的东北炮子和彪子。他们生猛亦柔情、执拗而纯粹,在生活的激流与困顿中不改天真,就是碰,就是磕。诚实火热的人与生活、深藏在心的纯真与爱,不动声色中力拔千钧,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狂放与憨态。12篇小说用平实、精悍的语言砌造了河的两岸,容纳下真实生活的流淌奔腾。无论善恶、爱恨、喜悲,都火辣辣、热腾腾的,一下一下撞击着人们的心坎。生活流逝,而这12篇小说为那些单纯的人、勇猛的人、喧嚣的人、沉默的人、失意的人作了精深印刻,它们强力穿透现实与时间,抵达人心、人性隐微的神秘之域。





图片

05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基于70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20世纪的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的人支持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图片

06
《陶庵回想录》



此书是现代作家、编辑家陶亢德的回忆录,撰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没有公开发表。陶亢德曾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家著名刊物的编辑(如《生活》周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亢德经手刊布了许多重要的现代文学文献,出版了《骆驼祥子》等现代文学名著,也是一些重要文学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者。他的这部回忆录叙述了与作家的结识、交往,文学刊物的创办、经营情况,以及个人的经历,细节丰富,很有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化史、文学史的资料,对于还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现场、研究当时的文坛状况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图片


07
世界防治哮喘日



中国有13种野生猫科动物,其中既有跟虎一样广受关注的雪豹、豹等大猫,也有因长相走红的兔狲、猞猁等“网红小猫”,还有鲜为人知的云猫、丛林猫等神秘小猫。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付出,人们终于有机会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它们。本书将以文字、图片、手绘图和红外视频等形式,进行一次关于中国13种猫科动物研究、保护和目击故事的分享。





图片

08
《制造消费者》



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主义、商业文化诞生和发展,并成为现代生活中心的过程,揭示了世界向消费社会的转变和商人权力的急剧上升,是如何将我们制造成“消费者”的。短短两个世纪,世界就从农业社会彻底转变为商业社会,在这个极度便利、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力量的崛起,也催生了全球社会与政治的多重变革。品牌、大型百货公司、公关和广告的繁荣,商品价值的过度包装,无不影响着人类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方式,使我们从自给自足的生产者“进化”成了“买卖机器”。





图片

09
《浪的景观》



本书收录了周嘉宁2019年至今创作的三部中篇小说:《再见日食》(2019)、《浪的景观》(2021)、《明日派对》(2022)。




图片


10
《浪游记》



一位是曾跑遍山川的媒体人,一位是深耕文字的作家,一位是行迹遍布海外的旅行家。他们都是“70后”,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热爱旅行,并热衷于用敏锐细腻的笔触,无所掩饰地记录着行迹所至的那些小城镇的独特风物,那些被时间长河冲刷过依然感动人心的景致,那些奔波于尘俗生活却依然充满质朴向往的旅人。在书中,三位作者“六手联弹”,写给读者的文字,不仅仅关于彼此的旅行,也关于各自人生某一阶段的旅程。





图片

11
《亲爱的蜜蜂》



该小说讲述了两个成年人熊漠北、崔莲一和一个小孩子成蜂蜜的爱与羁绊。熊漠北和单亲妈妈崔莲一相恋了,但拥有这份爱情的前提是他必须先面对一个名叫蜂蜜的小女孩。在一次次相处中,他们从陌生变成亲密,大熊总能比别人更明白蜂蜜在表达什么,而蜂蜜的一点一滴,也一次次唤醒了他的记忆。





图片

12
《毫无意义的工作》



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2013年,大卫·格雷伯在《谈谈“狗屁工作”现象》一文中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几周内收获了超过百万次的阅读点击,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 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END